霍克尼的好奇心始于伦敦国家美术馆的一次安格尔素描展,安格尔素描的尺寸那么小,画得却那么准确
2000年,在两位助手的协助下,霍克尼在自己的工作室里把历代西方油画杰作按照时间顺序排列,形成了一道21米的“长墙”,结果发现,以1430年为界,画家们的技艺有一个突然的飞跃,写实度骤然提升,通过光学研究者的帮助,霍克尼认为这是画家们开始使用凹面镜的结果。
大卫·霍克尼(DavidHockney)明显没有受过专业 的基础绘画教育 ,也许他是一个画家,但并不是每个画家都接受过专业 的绘画教育,
也丝毫不清楚艺术史,
首先,1430年左右,,正是扬·凡·艾克发明 油画并付于实践的时间,在扬·凡·艾克之前,西方绘画是蛋彩画,用蛋清做为调和剂的一种绘画,塑造能力远没有油画这么好,至于结构与比例的准确性,当一个人的细节没有画好的时候,就算结构比例是准确的,你也会感觉很怪,看了一些1430年之前的蛋彩画,事实比例大多数都没有问题,
这个是 杜乔·迪·博尼塞尼亚(1255-1319)的作品,这张是比较典型的,丝毫看不出有比例与结构的问题
只是在人物塑造上,区别不大,人物几乎是一样的 ,这个是个人能力与材料的双重局限
个人能力不说了,材料上,使用油画进行深入脸部细节塑造,就会比较容易实现区别化,如最为相像的左2跟左4的人物,其实二人在眼角,嘴角是有区别的,,如能深入刻画是能够画出区别的
第二,古典大师的高度写实并非难以做到,安格尔素描的尺寸那么小,画得却那么准确,这幅国内学生的作品有什么地方不准确的吗??肯定有,但你没有对比真实照片是发现不了的,安格尔的作品也是,现在你只能从结构与比例去分析其准确性,但与写生对像像不像,,你无从知道
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的作品更让人吃惊,
除非是要照片去对比,否则根本就没有必要使用透镜,人的长像有区别,各人的人体比例也有很大的区别,相差5%,不会有不对的感觉,而这点很容易做到,不需要透镜
不过现在的超写实绘画,他们是有使用投影的,因为现在是会跟照片进行对比的,很容易看出区别,
另外这些绘画他们更重视细节,特别是脸上的毛孔,痘痘之类
而且这些人也不是什么大师,画超写实的基本上都是小青年,有些甚至都没有接受过美术教育,这种只是一个简单的技术,